央视《地理中国》节目中经常出现一个高鼻深目、眉色淡黄、蓝眼珠、长相明显与中国人不同,却讲着地道北京话、满口儿化音的老人,他敢直接从万丈悬崖边走过,敢下到米的冰川下,他特别抗拒别人叫他“老外”,经常乐呵呵地说:
“我有一颗中国心。
”
这个老人,原本是一个美国弃婴,后来被中国夫妇收养,多年来,他一直在祖国的大西北工作,艰苦恶劣的环境,并没有让他生出一丝一毫的退缩心理。前半生,他默默跑遍西北做地质普查,后半生,他又投身教育工作,为祖国的青少年们讲课。
他就是李忆祖。
单听这个名字,满满都是中式风格,任谁也想不到,李忆祖的身世还有一番坎坷。
年的天津,李忆祖出生了,亲生父母来自哪里,李忆祖没有任何印象,只是听养母说,他们似乎来自美国,受战乱影响,被迫离开了。
从那以后,李忆祖就失去了亲生父母的呵护,幸运的是,一对善良的中国夫妇收养了他,为他取了中国名字,将他当成自己的孩子抚养长大。李忆祖的汉语说得特别溜,说起英文来反倒结巴,他总强调:“我是如假包换的中国人。”
长大后,李忆祖考上了北京地质学院的地质测量与找矿专业。
那时候的工作还是分配的,李忆祖被分配在北京,人人都羡慕,可他非要往西北跑。
他认为,那里很多地质工作都一片空白,需要他这样的人去努力,填补空白。
这是李忆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从那以后,他就与西北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成为地质工作的专家,成为西北的一张“活地图”,都是从年开始。那一年的李忆祖才23岁,他满心想着去见识下新世界,却没料到要吃那么多的苦。
李忆祖跑遍了阿尔泰山、昆仑山、天山。
地质工作不是游山玩水,非常累,经常还要风餐露宿,有时候爬完山,李忆祖感觉自己身上酸痛得动不了,可只要一到山顶看风光,他就会不自觉吟诵起杜甫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那种劲儿又回来了。
有一次,李忆祖从山里出发赶去吉木乃县县城,没想到竟然迷路了,他在山里打转,怎么也走不出去。他又冷又饿,不知道该怎么办,好在饿晕之前,他终于发现了山里的一户牧民人家,这家人给他端来热热的奶茶,让他吃得饱饱的,李忆祖十分感激,与他们成了好朋友。
在野外工作,李忆祖要面临无数挑战,烧雪水吃饭是常事,吃的也不过是几个已经冻硬了的馒头。
因为被分到煤田地质队,李玉组还要跑到海拔米的地方查煤矿,或者钻到矿井里作业,随时面临着坍塌的风险。
不过,即使条件苦,李忆祖依然保持乐观心态,他认为,自己的工作都是在为祖国做出应有的奉献,他的父母是中国人,所以他也是中国人。每当听到有人叫他“老外”,李忆祖都要认认真真纠正:“我是长了外国脸的中国人!”
退休后的李忆祖也没闲着,他想为孩子们做点什么。
在西北呆惯了,李忆祖觉得哪儿都不如那里美。
于是,李忆祖开始从事义务讲学工作,他讲《家庭教育原则》、《发明创造并不神秘》等课程,妙语连珠的他,17年里便吸引了将近38万人来听他的讲座。
李忆祖讲课不拘一格,不管你的理想是哪一方面,都能从他讲的内容中获益。某一次,有个学生举手问李忆祖“文学该如何创造发明”的问题,李忆祖笑了,他讲了一个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故事:
北宋时期,朝廷考天下画家,要求画出“踏花归去马蹄香”的场景,一位画家独具匠心,不画花也不画大大的马蹄,只画了游玩风景回来的官人骑着马,马蹄高举,几只蝴蝶围着马儿翩翩起舞的画面。
李忆祖说,这就是文学的“发明创造”。
除了为学生讲课,李忆祖还兴致勃勃地连续3年参加央视《地理中国》的摄制,即使头发都花白了,李忆祖依然精神矍铄,他说,自己是在北京的学校里树立了人生观,学到了要为社会服务人才有价值,所以再累他也不会觉得苦,反而乐在其中。
李忆祖父母的几个亲生孩子都定居美国,只有他坚持留在这里,要实现当初“报效祖国”的理想,做到“言行合一”。他抱着这样的感恩奉献之心,为祖国默默工作了59年,这种精神,无论何时都值得我们点赞和钦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