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
“我住在这个牧场20多年了,从没吃过这么干净清甜的水。从前我们打上一桶水,要顶着太阳跑上十几公里,每天累得腰酸背痛。多亏咱们驻村工作队,我们再也不用为饮水发愁了。”
“如果没有县商科工信局积极为我们争取贷款,或许我们企业已经维持不下去了。”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新疆吉木乃县坚持把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贯穿全年的重大政治任务,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办实事、开新局的强大动力,以为民办实事解难题来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
营养午餐
为了让学生吃上热乎乎的营养午餐,吉木乃县教育局积极探索热餐供应模式,逐步让所有学校实现热餐供应。
此前,孩子们中午大多是在校外摊点或回家就餐,一些学生出现营养不良、膳食不均衡问题,也耽误家长们务工务农。
为切实解决这一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吉木乃县教育局急学生之急,解家长之忧,借助自治区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县之机,按照先易后难,先乡(镇)、后县城的原则,逐步推行食堂热餐供应模式,取代课间加餐的冷餐供应模式。
吉木乃县教育局通过食堂改造、食堂设备补充、招聘补充食堂工作人员、技能培训等一系列举措,全县实现食堂热餐供应全覆盖,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名学生都能在学校吃上热乎乎的营养午餐。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资助管理中心主任文化敏说:“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创新菜品,提升供餐质量,尝试一料多菜、一菜多味,让学生的餐桌越来越丰富,切实落实热餐供应这一民生暖心工程。”
家门口就业
以产业发展为依托,实现家门口就业,成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途径,也给了人们更多选择机会,依靠自己的努力奋斗实现小康梦想。
年6月,吉木乃县与新疆旺源集团正式启动合作,建立占地面积37万亩的万驼园产业园区,将吉木乃县的资源潜力、区位优势与骆驼产业模式相结合,以“生态修复、产业扶贫、旅游富民”为指导思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向纵深发展。
截至目前,产业园区共有骆驼峰,50余名长期员工人均工资每月元。
走进万驼园产业园区里的万驼园商店,商店主人江阿努尔·喀热木正在制作哈萨克族传统刺绣。江阿努尔·喀热木和她的丈夫都是万驼园的员工,两人通过在公司饲养骆驼,每月可以拿到余元的工资,夫妻二人还利用空闲时间,在产业园里开起商店和饭馆,一年下来收入可观。
万驼园已成为带动农牧民增收、骆驼科学养殖的示范园、荒漠草场生态修复的生态园,实现了生态、科研、旅游并行的发展模式。
自吉木乃万驼园产业园区建成以来,全县户农牧民通过租赁草场、养殖骆驼、就业分红等方式,实现人均增收余元。
幸福老人
在吉木乃县别斯铁热克乡的幸福大院里,老人们围坐在一起,吃着水果,拉着家常,不时传出阵阵欢声笑语,场面特别温馨。
71岁的甘国正老人酷爱象棋,在入住幸福大院之前,由于腿脚不便,加上一个人生活,一年到头也碰不到几位老人,更别说一同下棋。
自从搬到幸福大院以后,不但多了下棋的棋友,而且收获了很多挚友,这让他特别高兴。“到这以后住得好、吃得好,还有人洗衣服,真的非常好,以前在家也没人陪,来到这里还有人陪着我玩,可以下下象棋、跑跑步、做做游戏,伙食也很好,睡得也舒服,感谢党和政府给我们老人提供这个欢乐的天地。”
别斯铁热克乡乡长木合亚提·木拉太说:“幸福大院目前入住老人5名,我们重点在落实精准服务、完善各项制度、丰富娱乐生活、提升幸福指数上下功夫,着重解决老年人生活困难、无人照看等实际问题,真正提升幸福大院老人的幸福感。”
据了解,吉木乃县总投资万元,结合各乡(镇)人员入住需求,新建及改扩建幸福大院6处,建设床位张。
每个幸福大院配备办公室、医务室、活动室、卫生间、餐厅、洗衣房等,建立以管理服务为主、入住老人自我管理服务为辅的幸福大院模式,有效解决农村特困老人、低保老人、建档立卡老人、留守老人、退伍回乡老人和因子女外出务工无人照料老人生活中存在的就医难、就医慢、精神慰藉不足、居住环境差等问题,并通过完善基本生活补助,提供医养结合服务,让入住老人生活得安心、静心、舒心,安享幸福晚年。
幸福驿站
在吉木乃县喀尔交镇的春秋牧场,由于没有稳定的水源,难以满足牧区群众和牲畜用水需求,一位牧民说:“生活用水多了,牲口就没水喝,有时为了打上一桶水,要来回跑上十几公里。”
县农业农村局投入资金30万元,在牧区打抗旱井10眼,惠及牧民户,解决了春秋牧场人畜饮水问题。
为改善牧区群众的生活质量,当地为分布在夏牧场上的15个牧业办公室新建厕所、洗澡房等设施,并购置办公用品、生活用具和哈萨克族毡房5个,有效改善了牧业办公室基础设施。
全面启动建设总投资万元的“幸福驿站”,新建综合幸福驿站6个,主要为牧区群众在转场和生产过程中提供生产生活必需品、应急救助、宣传教育、医疗、洗浴等服务,方便牧区群众生产生活,有效解决牧民在转场途中和牧场放牧时遇到的困难。
通过建设“幸福驿站”,进一步提升服务牧区农牧民水平,促进边境安全和改变牧区牧民的服务方式,解决牧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生活在牧区的牧民普遍感到生产生活质量有了大幅提升,发展生产的信心更足了。
(□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