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吉木乃县强化“两新”组织党组织政治功能,通过建强体系、规范程序、激发活力等措施,将党建工作融入“两新”组织生产经营和执业活动,实现“强党建”与“促发展”有机融合,不断夯实党在“两新”组织的执政基础。
上下联动,汇聚党建合力
县委制发“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实施方案,配套制定“两新工委工作规则和委员单位职责”,理顺体制机制。成立商科工信、民政、市监部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小个专”组织综合党委,形成县委统一领导、“两新”工委牵头抓总、综合党委分类指导、“两新”组织党组织具体负责的工作格局。积极开展党建与发展“三看三比”季度观摩述评,由组织部长带队,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参与,对12家“两新”组织开展调研指导,主要领导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谈、共解企业问题、共谋产业发展。
规范运行,健全党建机制
以“三有”非公企业为纽带,推行“一条产业链,一名县领导,一个链书记”包联产业机制,指导产业党建工作,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建立“产业联盟+组织联盟”模式,在不改变组织隶属关系、不调整党员组织关系的前提下,打破条块壁垒,采取“村企、机关企业、企企”联建方式共过组织生活,结合党建任务和市场业务,编制活动“菜单”,提供学习“套餐”,实现业务合作、党务联建、文化融合。针对无党员的企业,从行业部门择优选派80余名党建工作指导员,通过“一对一”方式每月到“两新”组织宣传党的政策,引导企业中优秀员工向党组织靠拢。
党建赋能,激发红色动力
突出“以党建为引领助推乡村振兴”的“党建+”模式,在吉木乃万驼园成立人才工作室,推行“党建+人才+产业”模式,每年引进20余名研究生,以组织引领、人才助力、产业富民为目标,带动农牧民在产业发展中得到收益。依托全域旅游资源优势,在塔斯特村实施“村企一体”模式,推行村企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通过“支部抓企业、企业靠党员、党员带群众”的模式,吸引农牧民群众参与旅游经营中,享受旅游红利。发挥口岸优势,在边贸互市区成立边贸党建联盟,打造“党建+国企+小个专”服务平台,变企业“单打独斗”为产业“抱团取暖”。发挥行业部门优势,定期举办融资洽谈会、供需对接会,推动企业握指成拳、部门融合助企,累计帮助联盟企业解决融资、用工、市场拓展等问题57个。
来源:吉木乃县
编辑:罗春培
审核:靳素青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