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镇山中国麦秀五千年

 中国麦秀五千年,文明古国不虚传,五谷稻麦粟黍菽,古人食粮早俱全。

 按照传统的说法,小麦起源于西亚。先由野生一粒小麦和拟斯卑尔脱山羊草天然传粉,进化成二粒小麦;二粒小麦又与粗山羊草“通婚”,才得到穗大、籽粒多的普通小麦。在西亚和西南亚一带,至今还广泛分布有野生一粒小麦、野生二粒小麦及与普通小麦亲缘关系较近的粗山羊草。叙利亚西南部、以色列西北部和黎巴嫩东南部则是野生二粒小麦的分布中心和栽培二粒小麦的起源中心。在古埃及的石刻中,有栽培小麦的记载;西方考古学家在金字塔的砖缝里发现小麦,说它已经有一万年的历史。

  中国也可能是小麦的原产地之一,在黄河中游和伊犁河谷许多地方,却早就有大片的粗山羊草原生群落,在西藏高原亦发现有麦穗自行断节的普通小麦原始类型,云南有铁壳麦,新疆有稻麦,中国南北各地都分布有野燕麦。

  年到年,考古学家先后两次在甘肃省民乐县东灰山遗址中发现了小麦、大麦、粟、黍等作物的炭化籽粒,尤其是小麦粒完整饱满,且数量很多。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员李璠等专家,在东灰山遗址采集标本中,将其认定为新石器时代遗存,并公布了一个碳14年代测定数据——树轮校正年代距今±年。

  令人惊奇的是,与“西来”背道而驰,在中国东部的山东半岛,出土的几粒碳化小麦,测年数据在距今至年之间;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有距今年的碳化稻谷和麦粒。

  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在对安徽蚌埠禹墟遗址的文化层土壤标本浮选过程中,发现了5粒炭化小麦颗粒,检测年代距今有年,它们入土前经过炊煮,入土后若干年就干结炭化,使原有的形状得以保存。

  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南疆巴州库尔勒市孔雀河流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楼兰;在楼兰的小河墓地也发现了年前的炭化小麦。

  最早记载出现在年前商代象形文字甲骨文中,河南安阳殷墟甲骨文中关于“麥”有两个字,一个代表大麦,跟现在的麦字很相近,而另一个却转变成了“來”字。《广雅》中有过解释:“來,小麥也。”与之对应的文献记载出现在《诗经·周颂·清庙之什·思文》中这样写:“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烝民,莫菲尔极。贻我来牟,帝命率育,无此疆尔界。”这里称小麦来,牟是大麦,整句话的意思是:文德无比后稷王,功德可以配上苍。安定天下众百姓,无人不受你恩赏。你把麦种赐我们,天命用它来供养。不分彼此和疆界。所以,最开始的字出现在商代,最早的记载出现在《诗经》中,而史书《春秋左传》中也有记载:“隐公三年,夏,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

  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镐京遗址持续进行考古发掘,在一个用于填埋垃圾的灰坑中,出土了大量的小麦碳化颗粒,这是继陕西宝鸡周原先周遗址发现年前碳化小麦粒以来,考古人员又一次在西周人聚居区发现了小麦颗粒。此次西安出土的这批碳化的大量小麦颗粒,虽然距今有多年,但小麦颗粒形状保存完好。说明至少在西周时期,小麦已经在镐京周围开始规模化种植。

  而且周代还有《麦秀歌》,《史记·宋微子世家》云:“其后箕子朝周,过故殷墟,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为其近妇人,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其诗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僮兮,不与我好兮!’所谓狡僮者,纣也。殷民闻之,皆为流涕。”此外,湖北当阳有“麦城”、山东商河有“麦丘”等地名,这些又作何解释呢?看来,中国小麦是“西来”还是“原产”,有待进一步研究。

  通天洞遗址位于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托斯特乡阔依塔斯村东北一处当地人称“通天洞”的洞穴中。遗址自下而上可划分出旧石器—铜石并用—青铜—早期铁器时代连续地层,旧石器文化层中发现3个灰堆,出土器物和动物骨骼化石余件。灰烬堆积及数量众多的石制品与动物化石,暗示着通天洞应该是古人类的生活居住之所。测年显示遗址旧石器文化层年代为距今约4.5万年。

青铜时代和早期铁器时代地层中发现陶、铜、铁器及石磨盘等遗物,并浮选出小麦、大麦、黍等农作物,其中黍是新疆最早的标本,大麦、小麦是目前国内发现年代较早的标本。

通天洞遗址是新疆首次发现的有明确地层关系的旧石器遗址,将新疆地区有人类活动的历史上溯至距今4.5万年前后,为进一步探讨更新世亚欧大陆东西两侧人群的迁徙、交流、扩散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对构建新疆北部史前考古学文化年代序列等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天洞遗址为花岗岩球状风化地貌,地形多样,洞外水草丰茂,为古人类提供了优良的居住环境和狩猎场所。

考古队极为幸运的在遗址旧石器文化层中发现3个灰堆堆积,规整圆形,边界清晰。并在灰坑中出土了距今约年的铜管残件(可能铜艺“东来”,因为陕西姜寨遗址曾出土距今约年的铜管)。

通天洞遗址石制品种类十分丰富,有石核、尖状器等,总体显示出较明显的旧大陆西侧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特征,在国内同时期遗址中十分独特。

在青铜时代地层中,浮选得到了距今~年的碳化大麦、小麦颗粒,是目前中国发现年代与甘肃东灰山遗存同时期的标本(二地麦种可能“东来”,因为浙江河姆渡出土碳化麦距今约年),对研究早期社会人群的生计方式及农业交流传播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左传··成公十八年》记载:“周子有兄而無慧,不能辨菽麥,故不可立。”周子就是晋悼公,他有个兄长智力低下,分不清大豆和小麦,所以晋国大臣决定拥立周子为晋侯。这个故事说明,至迟在春秋战国时期,小麦已经在中国普遍种植,因为能否辨识小麦是当时评判他人智力的标准之一。

不过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小麦虽然商周时期就已经被广泛种植,但迟至两汉时期仍然没有取代小米成为中国北方的主体农作物。例如《史记》中记载董仲舒曾给汉武帝上书,提到“今关中俗不好种麦”,所以建议政府推动小麦的种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有两个重要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农业生产气候的制约。西亚两河流域种植小麦,属于地中海气候,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阴冷湿润,主要降雨季节在冬春两季。而中国黄河流域种植小麦,所在的东亚地区属于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主要降水集中在夏季。这种降水季节的差别对小麦的生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小麦是夏收作物,冬播夏收,春季是生长时期,最需要水,但东亚地区的春季普遍缺少雨水,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这种状况非常不利于小麦生长期中的拔节和灌浆。而夏季频繁的降雨又影响了小麦的成熟和收获。所以,要想大规模种植小麦,中国古代先民必须要先解决灌溉问题,灌溉系统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大规模的种植小麦。更为关键的是,大量种植旱作粟黍可以刀耕火种不用肥料,而大量种植小麦哪来大量农家肥可施用?缺肥低产的小麦只能少量种植。

第二个原因就比较有意思了,那就是中国古代先民没有把小麦作为美食。这听起来很滑稽,可又确实是事实。中国有很多古代文献都记载小麦是一种劣等粮食,比如颜师古的《急就篇》说:“麦饭豆羹,皆野人农夫之食耳。”翻译成现代话就是:用小麦蒸的饭,用大豆煮的粥,那都是穷人下等人吃的。那么当时的上等人吃什么呢?吃小米或稻米蒸的饭。

为什么古人就把小麦贬低成这样的呢?那是因为中国古代饮食习惯是粒食传统,不论是南方的稻米,还是北方的小米,都是整粒的煮食或者蒸食。这种粒食传统不仅表现在谷物的加工上,而且也反映在食物烹饪方法上,以及相应的炊器、食具等用具上。然而,小麦必须要先磨成面粉才能加工成各种各样的食物,如果将小麦粒整粒蒸或煮着吃,不仅不容易消化,而且口感很差,难以下咽。

由于整粒蒸煮的小麦实在太难吃了,后来古代先民想了个办法,把小麦粒碾成碎粒后再蒸煮食用,有点像现在的玉米碴子。所以在古代文献中出现了一个新词“麦屑”,例如《三国志·袁术传》记载袁术被击败后,“士众绝粮,问厨下,尚有麦屑三十斛”。就是说,士兵都断粮了,军营中仅剩下了没人喜欢吃的麦屑,这里的麦屑指的就是碾碎的小麦粒。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大概在两汉之交,中国古代先民才逐渐接受和掌握了磨面粉以及面食加工做法,至此小麦正式成为了中国北方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有趣的是,面食的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又造就了一个新词“饼”,专指磨成面粉后加工成的食物,例如放入沸水中煮的称作“汤饼”,即现在的面条;用蒸笼蒸的称作“炊饼”,也就是现在的馒头;用火烧烤的称作“烧饼”,等等。

被中国古籍称为“五谷”的,碳化稻出土于湖南道县玉蟾岩、江西万年仙人润、浙江浦江上山等万年前遗址,碳化小米粟(谷子)、黍(糜子)出土于北京门头沟东胡林万年前遗址,碳化菽(大豆)出土于河南舞阳贾湖九千年前遗址,这四种都是中国原产,而唯独小麦是万年前“西来”还是五到七千年前中国“原产”难以定论。

“五谷”作为一个简单的历史名词,我们如果认真对它进行研究的话,从中可以看到很多非常有意思的历史史实,而从这些历史史实又可以延伸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过程的一个方面,包括古代先民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甚至社会结构的转变过程,而这些都与当时古代农作物有关联。所以研究“五谷”不是一个简单的农作物问题,实际是一个中国古代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问题。马克思把农业称为“本来意义上的文明”。

  年,中国科学家在古代小麦基因组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功测定并分析了距今约年的小麦全基因组序列。这是世界上首次成功破译古代小麦全基因组,该研究提出了普通小麦从青藏高原边缘到长江流域的扩散路线,为理解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农业传播提供了跨时间维度上的直接证据。

这项研究由吉林大学教授崔银秋研究团队与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宫磊研究团队合作完成。据崔银秋介绍,六倍体普通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普通小麦驯化始于大约1万年前近东的新月沃地,然后向西扩散到欧洲,向东扩散到东亚,但小麦进入中国的传播途径仍不清楚。

为探寻传播路径,经过约10年时间的研究,两支团队克服了古植物中DNA含量极低、降解损伤严重,古植物DNA研究对实验环境要求高等困难,从距今年的单粒小麦种子中成功提取到其基因组DNA,并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对中国新疆罗布泊小河和古墓沟墓地出土的7粒古代小麦种子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和序列组装。基因组数据分析和形态学观察都证明出土的小麦为六倍体普通小麦,古代小麦与中国西南地区现存的普通小麦地方品种的密切关系。

崔银秋说,青藏高原现代地方品种与古代小麦高度相似的等位基因频率,为小麦向高原传播的西南途径提供了更加直接有力的分子依据。这项研究也提出了普通小麦从青藏高原边缘到长江流域的扩散路线,为中国种植的现存小麦地方品种的栽培起源、扩散和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信息,将对现代小麦育种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相关研究成果已在植物学领域国际权威学术期刊《ThePlantJournal》在线发表。

  小麦的地理起源:小麦演化、传播的过程中同时掺杂着人类文明的交流,超长的时间跨度及空间跨度,使小麦的地理起源有很大的争议。

目前世界公认最早的小麦栽培地,位于1万年前的西亚两河流域“新月沃地”。目前中国小麦的起源以“外来起源说”为主。

“外来起源说”认为中国种植的普通小麦是通过远古时期的“青铜之路”西传而来。例如在新疆的罗布泊小河墓地中,发现了距今年的小麦标本遗存,后经测定这些小麦是无壳六倍体的普通小麦。

由于中国未发现野生型、栽培型的一粒小麦和野生型、栽培型的二粒小麦以及提供小麦B、G染色体组的山羊草属植物。很多学者都认为六倍体的普通小麦是西传而来,所以,中国小麦起源的“外来起源说”仍是主流观点。

中国特有的六倍体小麦:中国有三类特有的六倍体小麦:西藏半野生小麦、云南铁壳麦和新疆稻麦。

例如云南铁壳麦分布在澜沧江和怒江下游的局部山区,仅有当地人种植,这种小麦的穗轴很脆,成熟后易脱落,并且籽粒跟颖壳贴合紧密,很难脱粒,所以有“铁壳麦”之称。

而西藏半野生小麦则具有鲜明的野生性状,快成熟的麦穗会逐节断落成单个小穗,跟普通小麦混在一起,像野生的杂草一样。

这三种小麦的起源一度是个谜,曾在八十年代被“本地起源说”作为有力的论据。直到近些年通过基因层面的测定,才解开了这三种小麦的起源之谜。

西藏半野生小麦和云南铁壳麦具有相同的碎穗基因和包壳基因,它们都是从新月沃地传入中国后,在西藏、云南独特封闭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与环境相适应的小麦品种。

而新疆罗布泊小河墓地小麦则是含有黄化基因CIH的四倍体波兰小麦同中国本地的二倍体节节麦天然杂交而成的六倍体小麦。

疑问在于:南疆罗布泊小河墓地出土碳化小麦标本遗存距今仅年;而安徽禹墟遗址出土碳化小麦标本遗存距今年、山东半岛出土碳化小麦标本遗存距今年、甘肃东灰山遗址出土碳化小麦标本遗存距今年、新疆通天洞遗址出土碳化小麦标本遗存距今年、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碳化小麦标本遗存距今年。安徽、山东、甘肃、北疆、浙江出土的小麦标本遗存是“原产”还是“西传”?中国南北各地都分布有野燕麦(至今仍是全国小麦田里的草害,在荒野落籽自生繁殖旺盛),难道古人不能驯化成小麦吗?

中国地域广袤,环境多样,经过年的小麦栽培史,已经培育了丰富的小麦种质资源,光中国特有的普通小麦就有1.39万余份。中国小麦的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中国的普通小麦在早熟、多粒、高适应性、高亲和性方面也有着巨大的优势。充分发掘中国的小麦种质资源,让更多的人受惠于中国的小麦生产和育种技术,中国小麦科技界还有很多路要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4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