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吉木乃县让民族团结和脱贫攻坚同频共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detail/

新疆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吉木乃镇是地处祖国西部的一座边陲小镇,位于县城西北部,距吉木乃县口岸2公里,辖5个行政村,其中农业村3个、牧业村2个,面积平方公里,全镇户籍在册户,人,由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回族、蒙古族等5个民族组成,属于典型的少数民族边境镇。多年来全镇上下在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与近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团各族干部职工群众和睦相处,兵地关系十分融洽,在这块屯垦戍边的热土上共同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的赞歌,培育出许多维护民族团结的典型,呈现出“以团结促发展,以发展促进步,以进步促和谐”的民族工作新局面,促进了全镇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和谐。

坚定不懈地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近年来吉木乃镇认真开展民族团结创建活动,成立领导小组,由镇一把手任组长,各村支部书记为小组成员,逐步建立和完善工作责任制度,形成了责任明确化、工作具体化、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良好格局,做到早计划,早安排部署。在开展民族团结工作创新过程中,吉木乃镇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民汉族干部相互结对子,互相帮助学习双语,双向负责,相互提高。在全镇大力推广运用双语交流,激发了全镇干部职工学习双语的热情,营造了良好的‘你追我赶’学习氛围。同时吉木乃镇始终把抓好宗教人士、信教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和提高整体素质,作为民族宗教工作的切入点,结合“民族团结月”和“民族团结创建联谊”等活动,广泛开展《民族区域自治法》、《宗教事务条例》等民族宗教法律法规知识进村入户宣传教育,切实提高了全镇各族群众的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今年共组织去极端化宣讲3次,专题讲座2次,参与群众达余人次;发放宣传单余份、出板报3块、举办法律法规知识讲座3期,受教育人数达到余人次。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吉木乃镇党委、政府充分利用各族群众能歌善舞的优势,牢牢抓紧文化教育的主动权,牢牢抓住各村文化引领主阵地,为各族群众搭建“民族团结创建联谊”活动大舞台,引导和支持组建了“黑走马协会”、“冬不拉小分队”、“足球队”等群众性组织。

自年以来,演出52场,观看人数达3余人次;举办各类文艺活动场,体育活动25场,读书活动45场,参与人数余人,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大好局面奠定良好的基础。

兵地融合共发展团结协作做贡献

吉木乃县吉木乃镇与兵团农十师团互为相邻,地理环境一致。只有互相支持,相互帮助,互通信息,互相促进,通过兵地在医疗、教育、农牧业技术等资源上形成共享,把兵地各种优势资源整合起来,才能更好的促进兵地共同繁荣发展,让兵地各族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在共同致富的道路上交流交融,从而切实促进兵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进步。

自年以来,吉木乃县与团达成共识,医院互为新农合定点医疗单位,这极大地方便了兵地各族群众看病就医问题,也极大地促进了兵地民族团结发展。同时农十师团与吉木乃镇别勒阿热克村相连,兵团师资力量及教学水平普遍较高得到各族群众认同,为使孩子接受更好地教育,该村40名学生在团上学,每年兵地孩子举行手拉手活动,把民族团结深入到幼小的心灵,加快营造了“兵地携手、共建家园”的社会氛围。同时兵地各族群众相互请教学习农业种植、牲畜养殖等技术交流,解决了当地农牧业生产中存在的困难问题,长期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致富的良好氛围。

吉木乃镇党委书记赵岩超说“兵地融合,不是互相走访一下也不是简单的工作对接。融合是为了最大程度将兵地的优势发挥出来,是为了相互促进,是为了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而第一步就要从互相交流学习开始。兵地之间想要实现大发展、大进步,必须保持谦逊、开放的态度,主动发现、学习对方优势和长处,并勇于正视和改进自身不足,取长补短,积极主动学习借鉴做法经验,在互敬互爱中增进互信理解,在互学瓦助中实现加速融合。”

精准帮扶、拔穷根扶贫工作显成效

按照县委统一安排,吉木乃镇先后开展了建档立卡“回头看”、“两不愁三保障”专项核查、边缘户和脱贫监测户的“两摸底一核查”工作,组织各级干部余人进村入户对人均收入、吃饭、穿衣等情况进行全面核查,经核查全镇农户人均收入均达到0元以上,吃饭不愁、穿衣不愁全部实现。

吉木乃镇围绕持续增收目标,为每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安排2名帮扶干部,根据每户土地、牲畜生产资料情况,劳动力及技能培训情况等,量身定制“一户一策”。针对母牛空胎、改良率不高问题,组织冷配技术人员,及时进行冷配改良。

全镇户名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发展牲畜品种改良、牛羊育肥、春小麦种植等产业,实现生产经营性人均增收同比增加元;引导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实现务工收入人均增收同比增加元;实施退牧还草,安置护林员、草场看护员等生态补偿政策,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增收;将“维稳+脱贫”有机结合起来,安排护边员岗位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稳定就业、收入稳定;对无劳动能力和丧失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精准实施最低生活保障、残疾人两项补贴、五保孤儿特殊群体补贴等综合保障兜底政策,确保“两不愁三保障”不留短板;继续加强对28户易地扶贫搬迁户的后续扶持,实施就业培训安置、创业贷款扶持等帮扶措施,确保“搬的出、稳得住、能致富”。近几年,累计发放小额信贷.8万元,扶持建档立卡户发展生产脱贫。

吉木乃镇有建档立卡户户人,全镇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元,较去年增加元,其中:建档立卡户人均纯收入达到元,较去年增加元。从建档立卡户收入结构来看,工资性收入元,占比40%;生产经营性收入元,占比28%;财产性收入元,占比6%;政策性转移收入元,占比26%。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齐心协力奔小康

脱贫摘帽步伐快“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如何让广大农村贫困百姓和全国一道同步走向全面小康是党中央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吉木乃镇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

近年来,吉木乃镇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抓手,狠抓扶贫政策落实,通过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夯实基层阵地、完善基础设施、加强社会治理、推进产业发展等措施,让民族团结和脱贫攻坚实现同频共振,共同发展。截止目前开展贫困农牧民各类培训余人次,其中,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1人次,实用技术培训5人次,实现建档立卡户中有劳动能力的培训全覆盖。巩固提升三年行动全面实施,对户建档立卡户制定巩固提升计划,脱贫成果更加巩固,人均收入由元增长到元。目前已投入资金.57万元,实施项目26个,着力改善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规划是引领,项目是抓手,产业是核心,文化是灵魂,增收是落脚点,根据这一发展思路,吉木乃镇用活脱贫政策,深化农业农村改革,通过将民族团结工作和产业扶贫有机结合,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同时,有效整合边境红色旅游文化、爱国主义教育文化,充分发挥民族文化塑魂、兴业、聚人的重要功能,真正实现民族大融合、大发展。

“通过强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全镇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得到持续巩固。”吉木乃镇人民政府镇长阿依登·阿斯哈尔说。

吉木乃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全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心任务,坚持“扶志与扶贫”并举、“输血与造血”并举、“服务与管理”并举,以“绣花”的耐心,细化措施、教育引导,实现了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为如期实现脱贫摘帽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后,吉木乃镇各族干部群众将倍加珍惜民族团结,倍加维护社会稳定,倍加促进繁荣发展,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边境小镇上,结出硕果累累。(通讯员:王金贵)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4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