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农业农村部由中国农业监测预警首发报告撰写人:陈海军内蒙古自治区向日葵协会秘书长
向日葵习性喜光、抗旱、耐盐碱,适宜于生长在光照长、降雨量少的地区,向日葵作为我国具有地区特色和优势的重要经济农作物,具有较强的抗旱、耐瘠薄特性,是华北北部和西北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向日葵产业的健康发展对节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保持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近20年来,中国向日葵产业在波动中发展壮大。种植面积先减后增,技术进步带动单产和总产增加,区域集中度不断提高。葵花籽产品消费需求持续增加,与国际市场贸易活跃度显著提高。近年来,向日葵产业在助力我国贫困地区农民增收、实现脱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
前产业发展还存在种子市场多乱杂、生产效率偏低、精深加工发展相对落后以及供需结构错位等问题,同时还面临生产、市场以及贸易等多重风险。促进产业发展还需在优化区域布局、补齐产业发展短板、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以及构建长效扶贫增收机制等方面发力。
一、中国向日葵产业发展现状
(一)面积波动下降,产量总体增加。近20年来,我国向日葵种植规模经历了缩减、恢复、再萎缩的阶段。-年,向日葵种植规模从.03千公顷波动下降至.28千公顷,至年恢复增长至.93千公顷,近两年再度萎缩,至年降为.35千公顷。在技术进步带动下,向日葵单产水平不断提高,带动总产波动增加。-年,向日葵单产增长了70.3%,达到.47千克/亩。向日葵总产增加了27.6%,达到.42万吨。目前,内蒙古、新疆是向日葵两大主产区,产量占比分别为59.16%和16.43%。
(二)葵花籽消费显著增加,以食用消费为主。近年来,我国葵花籽消费总量快速增加。/14-/年度,葵花籽消费总量从.1万吨增至万吨。其中,食用消费从.3万吨增加至.0万吨,压榨消费从34.8万吨增至91.0万吨。从消费结构来看,食用消费占比波动下降,年以来从81.8%降至70.4%;油用消费占比则相应明显增加。葵花籽加工企业主要分布于主产区和东部沿海地区。总体来看,大型葵花籽加工企业数量相对较少,加工产品附加值总体不高,深加工类型的企业仍属少数。
(三)葵花籽贸易量持续增长,贸易顺差特征明显。-年,葵花籽贸易总量从4.32万吨增至60.25万吨,年均增长16.8%。其中,进口从0.39万吨增至13.9万吨,年均增长23.4%;出口从3.93万吨增至46.35万吨,年均增长15.6%。葵花籽是我国油料中少有的贸易顺差产品。-年,葵花籽净出口量从3.56万吨增至32.45万吨,净出口额从0.12亿美元增至5.2亿美元,由于全球葵花籽产出主要以油用葵花籽为主,我国食用葵花籽在国际市场上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中国葵花籽出口辐射较广,主要出口国包括土耳其、埃及、伊朗、伊拉克、缅甸等中东国家,出口占比分别为23.90%、17.75%、15.41%和10.63%。进口方面,哈萨克斯坦是我国第一大葵花籽进口来源国,自哈进口葵花籽占比高达97.58%。
(四)国产油葵收购价格先降后升。-年,国产油葵价格持续降低,从元/吨降至元/吨,降幅高达15.84%。价格下跌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全球范围内向日葵播种面积大幅增加,油用葵花籽产量不断增长,供给处于宽松格局;二是中国进口葵花籽油和油用葵花籽不断增加,受国际市场价格持续处于低位影响,国产油葵价格也大幅下降。年以来,国产油葵收购价格稳步提升,从元/吨上升至年的元/吨,同比提高9.33%。价格阶段性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内油葵种植面积大幅萎缩,国内供给总体偏紧,加之近两年国产油葵品质相对较好。
(五)向日葵生产成本总体较高。根据国家特色油料产业技术体系的调研数据,年全国油葵生产成本平均每亩.2元。其中直接费用.1元,劳动力成本每亩.7元,土地成本每亩.4元。三种成本占总成本比重分别为49.0%、26.6%、24.4%。直接费用中,化肥费、机械作业费以及种子费是油葵生产中所占比重较高的三种费用。年种植油葵总收益平均每亩为.8元,纯收益.6元。全国食葵生产成本平均每亩.2元。其中直接费用每亩.1元,劳动力成本每亩.0元,土地成本每亩.1元。三种成本占总成本比重分别为52.1%、23.3%、24.6%。直接费用中,化肥费、种子费以及机械作业费是生产中所占比重较高的三种费用。年种植食葵总收益平均每亩为.8元,种植纯收益.6元/亩。
二、向日葵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一)生产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资源约束条件下,向日葵种植面积大幅增长的空间十分有限。但目前我国向日葵单产仅为千克/公顷,居世界第11位。未来随着我国向日葵育种研发和田间栽培管理技术不断取得进展,向日葵单产有望继续提高,产能相应能持续提升。
(二)油用向日葵种植面积预计进一步萎缩。受葵花籽原料及油脂内外价格倒挂影响,国内油葵生产将继续受到国际市场的冲击和影响,油葵面积和产量会进一步缩减,食葵生产占比将进一步提高。
(三)消费总量继续增加,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随着我国经济稳步增长、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健康消费意识提升,消费者对多元化优质化食品和油脂的消费需求进一步增加,向日葵作为食用葵花籽休闲产品和优质食用植物油的重要原料来源,消费总量将继续增加。从消费结构来看,油脂消费占比有望增加。
(四)产需缺口继续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日趋密切。近年来我国葵花籽原料和油脂进口规模持续增加,未来产能提升速度不及消费增速背景下,中国葵花籽产需缺口将进一步扩大。哈萨克斯坦、乌克兰以及俄罗斯将是我国葵花籽和油脂重要的贸易伙伴国,“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背景下,我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将更趋活跃。
三、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一)五原县构建向日葵全产业链助力扶贫。五原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黄河“几”字湾最北端,隶属巴彦淖尔市,南依黄河、北靠阴山、地处亚洲最大一首制自流灌溉渠--河套平原腹地,土地、水资源丰富。五原县将葵产业作为全县三大主导产业之首,形成了集种子研发、基地种植、精深加工、市场营销、外贸出口、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实现葵花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全县通过新品种研发稳定了种子市场,通过新技术示范带动,增加了种植面积,提高了单产,促进产量稳步增长。同时全面提高企业加工转化率,进行深度开发,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优质向日葵生产、加工转化、运销相结合的新型产业链,实现了当地脱贫致富。-年,全县累计种植向日葵.56万亩,累计产值达98.27亿元,平均每年葵花籽商品产值19.65亿元。全县每户农民平均每年毛收益达3.93万元以上,人均毛收入0.98万元,仅此一项产业,实现了全县农民的整体脱贫。
(二)吉木乃县生产优质葵花籽助力扶贫。吉木乃县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近年来向日葵产业发展较为突出的地区之一。因其光照强,地域面积大,人均耕地多,且没有向日葵种植历史,集中种植向日葵历史不足5年,土传病害较少,所生产的葵花籽品质好,产量高,商品性强,是全国各地厂商选购高端原料的首选之地,向日葵产业比较效益高,产业发展迅速,有其特殊的代表性,具有借鉴和推广价值。吉木乃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年成功摘帽。-年,全县累计种植向日葵12.5万亩,平均每年种植3.2万亩,累计产值达万元;食用向日葵现已成为吉木乃县主要经济作物,在农民经济收入中所占比重日益提高并且已经是当地农牧民脱贫奔小康的主要抓手。
四、向日葵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主要问题
1.种子市场多乱杂问题突出。根据国家特色油料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团队调研,个示范县域内种植向日葵品种数量最高达31个,单一品种使用占比超过60%的县仅有16个,占监测县(42个)比重为38.1%,品种一致性高达%的仅有4个县。
2.生产标准化、机械化水平较低。目前,主产区不同经营主体田间管理措施差异较大,种植行间距、施肥管理等均没有统一标准,产出的葵花籽品质差异也较大。与大田作物相比,向日葵机械化水平总体偏低,特别是食用葵花籽机收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损耗率低的收获机械以及适宜机收的品种研发均存在较大短板,导致生产对人工依赖极高,生产效率总体偏低。
3.精深加工发展相对滞后。葵花籽及油脂加工企业多分布在内蒙古、新疆等主产省份以及东部地区。但多数企业采后处理、精深加工能力、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以及葵盘、葵粕等副产品综合利用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大部分企业加工技术和设备有待改进,普遍存在产品单一、包装档次不高,缺乏高技术产品,产业链较短等问题。
4.产业供给结构性矛盾突出。突出体现食用葵花籽出口不断增加,但油用葵花籽及油脂缺口较大。-年,我国食用葵花籽出口总量7万吨增至46.3万吨,但葵花籽油进口量增长近20倍,从3.6万吨增长至70.3万吨。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葵花籽油等健康油脂需求量将会进一步增加。受比较效益低下和进口冲击影响,我国油用向日葵生产处于持续萎缩趋势,未来国内缺口将会继续增大,对国际市场依赖度也将继续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产业面临的贸易风险。
(二)风险分析
1.生产风险不断加剧。向日葵生产受菌核病、列当等影响较大。目前列当是世界范围内影响向日葵生产的主要危害,防治难度较高,对生产影响极大。另外,近年来向日葵产区渍涝及干旱频发,对生产影响较大。
2.市场价格波动风险较大。我国向日葵产业对外开放程度极高。近年来我国葵花籽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国际市场油脂油料价格关联度极高,受全球油料油脂供需形势、气候变化、地缘政治以及石油价格波动因素影响,国际市场价格也频繁波动,通过进口传导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内葵花籽及油脂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和频率。
3.贸易冲击影响不断加剧。我国主要从国际市场进口油用葵花籽和葵花籽油,由于国际市场葵花籽和油脂价格低于国内,大量进口的油料油脂进入中国市场,也对国内生产和种植结构造成显著影响。特色油料产业技术体系针对全国96个示范县向日葵生产的监测数据显示,年监测县油葵种植面积占全国向日葵总面积比仅为11.4%,与上年相比下降3.8个百分点,与80年代我国油葵种植占比最高值40%相比,下降了近30个百分点。未来油葵生产将继续受到国际市场进口原料的替代和冲击,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4.风险保障机制缺乏。现阶段,我国逐步建立了涵盖主要粮食作物以及畜产品的生产保险补贴制度,部分地区也试点了蔬菜等经济作物生产、市场保险政策,但国内及主产省均未建立起向日葵农业生产保险、重大自然灾害保险以及重大病虫害补偿等政策及机制。受生产经营自身抗风险能力总体偏低、灾害频发以及外部保险制度缺乏等因素叠加影响,我国特色油料生产经营规模扩大也受到很大制约。
五、中国向日葵产业发展建议
(一)合理引导优势产区产业发展,优化产业布局。积极引导和促进内蒙古、新疆等优势区向日葵产业发展壮大。内蒙古和新疆是我国向日葵最大的两个主产区,两省在土地资源利用、光热条件、种植模式以及机械化利用方面均具有突出优势,未来应作为我国向日葵重点发展地区,在财政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经营主体培育、产业发展壮大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
(二)补齐向日葵生产短板,提升综合生产效率。一是重视向日葵新品种的选育、病虫害防治和配套栽培技术的研发,加快高产优质专用向日葵新品种、适宜机收品种的选育、登记和推广应用,加强新品种引进、选育的工作力度,促进向日葵生产成本的降低和单产水平的持续提高。二是加强向日葵种子市场经营规范管理,逐步改善种子多乱杂等现象。三是加强对生产过程、生产投入品和产品质量的监测,全面提高葵花籽原料标准化和质量安全水平质量。
(三)加强新产品开发和资源综合利用,全面提升产业综合产值。一是适应消费升级的需求,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葵花籽食品和油脂新产品的开发,引进加工新工艺、新设备,加强产品的精深加工和开发,积极拓展产品市场。二是加强向日葵生产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特别是葵花籽粕、葵花盘等高蛋白含量副产品的开发和再利用,深入挖掘产品附加值,全面提高产业综合效益。三是加大资源整合,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支持一批科技含量高、生产技术强、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形成品牌效应,扩大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
(四)构建资源贫瘠地区向日葵产业发展长效机制。向日葵抗旱性强、耐盐碱性强和广适性的特点决定了主产区多集中在贫困和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发展向日葵产业并构建长效可持续发展机制尤为重要。一是在资源贫瘠适宜种植向日葵的地区建设一批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加强农田水利设施、良种供应设施、技术服务体系、质量检测体系和机械化作业服务体系等建设。二是建立向日葵生产风险保障机制。探索信贷和农业保险等政策服务,完善重大自然灾害保险以及重大病虫害补偿等政策,减少因病虫渍涝灾害造成的损失,降低生产经营风险系数,提高优势地区农户生产积极性,保障产量的稳定增长。提升农田耕地质量,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增强防灾抗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