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大海
文字:《优秀的人从不炫耀优越感,只会让身边的人感到舒服》
来源:网络《优秀的人从不炫耀优越感,只会让身边的人感到舒服》读者君
前段时间,几个“优越感”超强的人,凭借着奇葩言行,成功在高考相关的热议话题中占领了一席之地。
1、自以为是的优越感
只会让自己更LOW
“我就瞧不起外地人,没素质。
“臭外地的,上北京要饭来了,狂什么啊。
“我是正黄旗,有通天纹。”
一位自称“正黄旗”的北京大妈,嫌弃一位女乘客让座慢,便用歧视性的语言谩骂对方。这一幕被其他乘客录成短视频发布在网上,引发了网友们的讨论。
6月8日,这位大妈被行政拘留了。
北京大妈终于消停了,表示要悔改。第二天,一位上海大妈又“作”出了新高度。
6月9日,一位上海大妈乘坐公交车未按规定佩戴口罩,司机屡次劝说无果后,无奈报警。警察赶到后,跟她解释疫情期间乘坐公共交通需佩戴口罩的规定。
但她油盐不进,反而多次强调“我是美国人”,试图用这个借口逃避乘坐公交车必须戴口罩的规定。
上海大妈“高调”炫耀优越感没过多久,北京一男子在公共场合的“惊人之语”再次激发了网友的声讨。
6月20日,北京地铁上,一名穿着白色上衣的男子打电话时大声喧哗,影响到了同车的乘客,旁边的乘客好心劝告,却遭其辱骂。
白衣男子甚至喊道:“这里面都是穷人。”
乘客反问:“那你呢?”
白衣男子随即说道:“我不穷,我有车!”
哪怕自己正通着电话,他也喋喋不休,辱骂其他乘客。
这3件发生在京、沪两地的事情,难免让很多人将这种丑态与地域挂钩,但细细一想,你就会发现,任何地方都可能出现这类人,他们只要能从自己身上找到一点“优势”,都会自认为很高贵。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都可能会遇到一些带着莫名其妙的优越感的人。
有人背着LV包包,就瞧不上背帆布包的人,认为他们是没品位的“土老帽”;有人在当地有房有车,就看不起租房、乘公交的人,觉得他们都是没本事的“外地人”;有人留过学,会讲几句外语,就嫌弃国内学校毕业的人,认为他们都是些没见识的“土鳖”……
这些人往往自觉高人一等,用自以为是的优越感,不留体面地伤害他人的自尊,那副样子,看起来真的很LOW!
主持人孟非说过:“所有的优越感,都来自缺乏见识和缺乏悲悯。”
越是时时刻刻炫耀自己的优越感的人,越是将自己的自卑显露无疑,也越让人觉得可笑、可怜又可恨。
2、优秀的人
会让身边人感到舒服
王宝强在谈到与刘德华第一次见面时,讲述了这样一件事。
年金马奖颁奖晚会上,王宝强第一次在洗手间见到自动感应式水龙头,那时,他还不知道该如何使用。
他拼命用手按水龙头,但就是不出水。正当王宝强无比尴尬时,刘德华走过来,他把王宝强的手拉到水龙头下方,这时,水自动流了出来。
这件事给初出茅庐的王宝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多年后,王宝强在社交平台上再次感恩刘德华,他说:“以令人舒服的方式帮助别人,是会让人记一辈子的。”
就在前几天,演员冯巩的饭局照片被网友传到了网上。从曝光的照片可以看出,当天冯巩在一家路边摊吃饭。
穿着十分接地气的他,为了低调,还特意坐在一个背靠街面的位置。奈何人气太高,冯巩还是被多名路人认出。
面对路人提出的合影、敬酒的请求,冯巩没有丝毫不耐烦,始终一副平易近人、谦卑有礼的模样。
真正优秀的人,不会让人觉得高不可攀,而是会让身边的人感到如沐春风。
他们内心充实而笃定,无需依靠展现“优越感”来获得认同和自我满足,也不会以“优越感”去伤害别人,他们处处谦让有礼,总会给别人留一份体面。
3、人的行为与格局相匹配
作家劳伦斯曾说:“使人高贵的,是一个人的品格。”
什么是品格?
品格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它决定了一个人回应人生处境的方式,大到人生格局,小到待人接物。
知乎上有个问题:有哪些事情虽小,但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性?
下面有一个高赞回答:“对无用之人,亦有体贴之心;对无利之事,仍尽分内之责。”
低调的处世姿态和宽厚的胸襟,才是一个人真正的奢华与高贵。
所谓成熟的麦子会弯腰,稻子越到成熟饱满之时,稻穗越弯向大地。
人也是如此。
人的行为与格局相匹配。
人的格局越大,就会越谦卑,人生之路也将越平坦。
4、读书放大你的格局
海明威曾说:“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真正优秀的人,不会将时间浪费在与别人的攀比上,他们